鹰是鹰类猛禽的总称,鹰类家族种类繁多,包括鹰、隼、雕等。世界范围内,鹰类有264种。世界上唯一没有鹰类动物分布的是南极洲。我国境内生活着56种鹰类,其中55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。如今很多国家的国徽上都有鹰的身影,我国远古时代就对鹰有着极高的崇拜,鹰是我国图腾文化的重要元素,传说中国龙的爪子就是来源于鹰爪。以下我们对我国常见的十种鹰类动物进行详细介绍。
第十,燕隼
俗称“土鹘”,主要分布于欧洲、非洲大部和亚洲东部及北部。我国各地都有分布,是我国猛禽中较为常见的种类。主要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等地带,迁徙时大多组成小群。体长约30公分,因形态如燕子而得名。以捕捉小型鸟类和昆虫为食,喜在黄昏时分捕猎。我国二级保护动物,河南一大学生曾因捕捉16只燕隼被判10年刑期,此事曾轰动全国,可见我国对燕隼的保护力度之大。
第九,红隼
俗称“红鹰”,全球范围内分布很广,包括亚洲、欧洲和非洲。我国全境基本都有分布。鹰类中的体型较小,喙短两侧有突齿;两翼狭长,尾羽细长。飞速奇快,善于滑翔捕捉小型动物。常栖息于山地和平原地带。红隼是比利时的国鸟。我国古代专门饲养红隼,作为猎鹰。目前红隼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。红隼是鼠类天敌,每年每只红隼可消灭约500只鼠类。
第八,阿穆尔隼
又称“红脚隼”,俗称“青鹰”。主要分布于东非、中西亚、东亚、南亚和东南亚,我国全境都有分布。我国北方为夏候鸟,南方则是冬候鸟。一般体长约30公分。阿穆尔隼非常凶猛,能够猎杀大于自己体重的鸟类。因其有红色的脚又称为东方红脚隼,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。
第七,苍鹰
又名“元鹰”,俗称“鹞鹰”,全球各地皆有分布,我国各省市基本都能见到。体长约60公分,翼展可达1.3米。其视觉十分敏锐,行动迅速。喜单独活动,叫声尖锐洪亮具有极强的穿透性。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和其他鸟类等为食。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。性情凶猛冷酷,我国古代将苍鹰比作酷吏。
第六,灰背隼
俗称“朵子”,主要分布于北半球,我国各地都有分布。常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地带。因其背部有黑褐色羽翼而得名。主要以啮齿类等小型动物和昆虫为食。喜营巢于树上或悬崖岩石之间。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1987年英国与意大利共同研制出一款名为“灰背隼”的直升机。
第五,赤腹鹰
俗称“鸽子鹰”,形似鸽子而得名,属于小型猛禽。主要分布于中国、东北亚及东南亚。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淮河秦岭以南地区。体长约30公分,雌、雄鸟体色相同,区别于雌鸟有黄色眼瞳,雄鸟有红色眼瞳。喜停留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,远处看与鸽子神似。2025年7月,网传武汉天气太热,一鸽子中暑落地,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腹鹰。
第四,凤头鹰
俗称“凤头苍鹰”,主要分布于南亚大陆、东南亚等地,在中国集中分布于西南、华南和台湾岛。因头顶有冠羽而得名。喜单独活动,能常长时间在空中盘旋。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我国境内凤头鹰的存量稀少,2025年5月北京密云北庄发现一只罕见的凤头鹰。
第三,黑翅鸢
俗称“灰鹞”,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大陆及中南半岛,我国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各省市,如广西、云南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河北等。有红色虹膜,体羽上体呈灰色,下体呈白色。栖息于开阔的平原、草地、农田和森林地带。以鼠类、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。我国存量稀少,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第二,白尾鹞
俗称“灰鹰”,主要分布于北半球,在国外分布于欧亚非北部,在我国遍及各地。雄鸟体羽通常呈灰色,雌鸟体羽呈褐色。喜栖息于开阔的原野、草地及农耕地附近。飞性情凶猛,以小型动物和其他鸟类为食。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第一,金雕
俗称“老雕”,体型可达1米,翅展可达2米。广泛分布于北半球,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和西北以及西南高原山区。捕食大中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,性情凶猛,鹰爪强劲,具有强大的飞行和捕食能力。被誉为“空中之王”,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。据说《西游记》狮驼岭中的金翅大鹏鸟,也就是如来佛祖的舅舅,其原型就是金雕。象征着权威和力量。
本期就到这里!
蚂蚁配资-配资平台正规-前三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评测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